苏州刑事律师

声明:本网站为苏州律师法律公益网站,引用的部分外来资料,若权利人认为侵犯其知识产权,请本律师联系核实后即予以删除
刑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刑法

进入商住两用商铺抢劫是否构成入户抢劫

发布时间:2014-05-19 浏览次数:2101

【案情】
    2013年7月2日上午九点,被告人王凯来到如东县欧贸广场18-339号商铺,见屋内仅有秦某一人,便拿半截水泥块进去,将秦某手上的黄金戒指抢走。秦某所在商铺地处商业广场,与其他商家店铺相连成排,一层为客厅、厨房,楼上为卧室。白天,秦某儿子在此摆摊经营、存放货物,晚上由秦某亲戚居住。秦某亲戚案发时不在屋内。
 
【分歧】
    被告人的行为是否为入户抢劫,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案发商铺内有厨房、卫生间及床铺等,生活设施完备,为他人日常居住生活之场所,符合刑法“户”的定义,被告人属于入户抢劫。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案发时为上午九点多,实际居住人已不在该房屋,转由秦某及其儿子摆摊经营,具有公开性。且被告人看到店面门口贴有“维修”字样后作案,故对被告人的行为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评析】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
    1.入户抢劫之“户”的特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入户抢劫是指为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认定“入户抢劫”进行了规定。根据以上规定,构成“户”需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具有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功能,一般应当具备必要的生活起居用品且有人实际居住;二是与外界相对隔离。对于一般居民住房认定为“户”相对比较容易,对于具有经营性质的商铺、店面是否属于抢劫犯罪中的“户”,需审查案发时其是否处于正常营业期间及是否具有开放性。
    2.商住两用性质的商铺认定为刑法中“户”的时空因素
    对于商住两用商铺,能否认定为刑法中的“户”,既要审查房屋是否具备生活功能,也应审查案发的时间、空间因素,根据行为人实施抢劫时房屋所处状态确定。在时空方面,如在白天且房屋处于公开状态,并非生活使用,则不应认定为“户”;当夜间处于关门歇业、人员休息状态,为生活所用且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则应认定为“户”。
    3.本案商铺不具备刑法中“户”的特征
    本案抢劫行为发生于商贸区商住两用铺面,周围是其他商户连排的商铺,但该房屋白天仅用于被害人秦某儿子摆摊经营、取放货物,晚间才供他人居住。本案案发时为上午九点多,实际居住人已离开该房屋,商铺亦正常营业,具有公开性。被告人王某在看到门口贴有“维修”字样后进入商铺作案,主观上不具有入“户”抢劫的故意,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被告人王某的行为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温 馨 提 示     
当您和您的亲属朋友决定聘请刑事律师的时候,相信您已处在一种非常痛苦和无助的状态之下,这时候您更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您每开支出一笔钱都应当谨慎,特别要谨防“好心人”以疏通关系、放人等名义诈骗您的钱财,钱财的损失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耽误处理问题最佳时机,因此第一时间寻求专业的刑事律师帮助应是您首选。

2、律师与医生一样是分专业(或专科)的,每个律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执业领域,聘请辩护人应当选择专业的刑事律师,只有专业的刑事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才会更好。

3、鉴别律师是否是专业刑事律师?可通过其咨询的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该律师所办案件的判决书或者媒体报道等方式查看其亲办成功案例,不能仅凭只言片语而随意信任。

4、在聘请律师时,应当注意查验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并一定到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和交纳律师费,避免上当受骗。
5、向律师提供真实、全面的案件信息,并积极配合律师的工作。

温 馨 提 示     
当您和您的亲属朋友决定聘请刑事律师的时候,相信您已处在一种非常痛苦和无助的状态之下,这时候您更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您每开支出一笔钱都应当谨慎,特别要谨防“好心人”以疏通关系、放人等名义诈骗您的钱财,钱财的损失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耽误处理问题最佳时机,因此第一时间寻求专业的刑事律师帮助应是您首选。

2、律师与医生一样是分专业(或专科)的,每个律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执业领域,聘请辩护人应当选择专业的刑事律师,只有专业的刑事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才会更好。

3、鉴别律师是否是专业刑事律师?可通过其咨询的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该律师所办案件的判决书或者媒体报道等方式查看其亲办成功案例,不能仅凭只言片语而随意信任。

4、在聘请律师时,应当注意查验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并一定到律师事务所办理委托手续和交纳律师费,避免上当受骗。
5、向律师提供真实、全面的案件信息,并积极配合律师的工作。